人工智能早已從概念走向了應用,在提高生產效率的同時也帶來了困擾。
尤其是騷擾電話也有了“升級版”,市面上開始流傳一種AI電話的“拓客神器”。
AI電話實際上是一套電話機器人系統,一天可以呼出1000通電話。與人工相比,AI電話機器人可以長時間保持工作熱情,成本低,銷售效率高。”使用機器人座席能節約80%的用工成本。獲得“拓客神器”可以用“買”或者加盟的方式,三千塊錢四臺可以用一年,5萬元即可買斷系統無限開設機器人,且無時間限制。 AI電話的主要功能是篩選意向客戶,可通過錄音對客戶分級,備受貸款、股票行業的青睞。
AI電話的問世,也給隱私保護帶來了新難度。個人信息被賣出“白菜價”,買一條陌生人的姓名和手機號信息,只需要兩分錢。
除了《刑法》《電信和互聯網用戶個人信息保護規定》以及《民法總則》個別條款有關于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的規定之外,我國尚沒有其他的相關規定,無法較好地保護公民個人信息不被侵犯。我國有必要在個人信息保護方面要制定更嚴格的行政法規。
|